紀念公司創始人之一——林同炎先生誕辰110周年
2022-11-14 14:02:24 瀏覽次數:次
全美顧問工程師最高獎是這樣評價他的:“林先生作為工程界的一位先驅者,具有高瞻遠矚的眼光,他的工程設計的創意與幽雅的造型,為后人提供了一份使全人類都獲益的國際遺產,并使所有工程界人士都能分享到職業的榮譽感”。他便是林李公司創始人之一,林同炎先生!
林先生生平
1913年,一歲時隨父母舉家遷往北京。在北京匯文中學念書,成績全校第一名。
1927年,未滿15歲時同時考取清華大學和交通部唐山大學(現西南交通大學),最后選擇了交通部唐山大學土木工程科。
先生原名林同棪,在交通部唐山大學就讀時,他接受老師茅以升的“既好懂,又代表炎黃子孫”的建議,將“棪”改為“炎”。
林同炎先生夫婦與茅以升院士
1931年,獲得唐山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士學位,之后前往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土木工程系讀碩士研究生,他的碩士論文《力矩分配法》(1934年發表),被命名為“林氏法”,受到美國建筑界的重視。
1933年,從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畢業,獲得土木工程碩士學位后回國,先后擔任成渝鐵路橋梁課長,滇緬鐵路設計課長,工信公司總程師及臺灣糖業鐵路處長等職。
1946年,赴美在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任教,直到1976年退休,先后擔任教授、土木工程系結構工程與結構力學組主任、結構工程實驗室主任,學校教育發展委員會主席等。
1955年,出版第一部著作《預應力混凝土結構設計》。
1967年,當選為美國國家工程科學院院士。
1969年,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(ASCE)將該學會的預應力混凝土獎改名為林同炎獎,這是美國科技史上第一次以華裔名字命名的科學獎項。
1976年,從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退休時,被授予終身榮譽教授,為紀念林同炎任終身榮譽教授舉辦了“預應力混凝土的過去、現在和未來”專題討論會,他被尊稱為預應力混凝土先生(Mr. Prestressed Concrete),而且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特地建立"林同炎紀念堂"作為永久性紀念。
1986年,獲得美國總統里根在白宮頒發的國家科學獎章。
1993年,以個人名義與中方合資,成立上海林同炎李國豪土建工程咨詢有限公司。
1999年,被世界權威雜志《工程新聞記錄》選為“125年來125位最杰出的工程人士”。
林先生的作品
篇幅所限,無法一一列舉先生所有作品項目,僅選擇部分與大家共賞。
美洲尼加拉瓜馬那瓜地震后的美洲銀行大廈,1976年
承受6倍地震力,巍然不倒
舊金山莫斯康尼會議中心地下展廳
預應力應用典范
Ruck-A-Chucky Bridge
跨越美利堅河奧本壩庫區的斜拉橋,1977年
亞利桑那老兵體育館(鞍形索網結構)
里奧-科羅拉多橋
世界第一座上承式懸索橋
臺北關渡大橋
淡水河流域最靠近出??诘囊蛔鶚?/span>
中國南寧大橋
世界首座大跨徑曲線梁非對稱外傾拱橋
林先生與上海
1979年,改革開放伊始,先生回到闊別33年的祖國,他無時無刻地關心、關注著祖國的建設與發展。
先生在1980年即建議建造上海黃浦江大橋,并提出他的設計方案。1985年,他又建議開發上海浦東。1986年與陳乃東聯合提出《開發浦東——建設現代化的大上?!返膱蟾?,該報告明確提出,上海是全國人才、交通、工商、文化中心,而地域是對發展的最大限制;建造大橋,連接兩岸、擴大地域面積是上海發展的第一要務;政府必須堅持開放政策,改善對外貿易和金融政策;開發浦東應采用合理的公司運行模式。報告還就全面規劃、長遠計劃、財務計劃和建設計劃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具體建議。1989年,林同炎先生印發題為《浦東新區開發簡介——把上海建成世界一流城市》的介紹性文稿。因此,先生更被稱為“倡導浦東開發的第一海外人士”,被聘請為上海市政府顧問。
林同炎先生指導金茂大廈設計
林同炎先生與時任上海市市委書記江澤民研討浦東開發
寫在最后
今年是林同炎先生誕辰110周年,先生如同一顆閃耀的星辰,劃過天際,在土木工程史上留下最濃墨重彩的一筆。先生以建筑為紐帶,將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推向世界。
林李公司作為國內最早以其姓名命名的、與國際接軌的設計機構,自1993年創立至2003年底,10年間林同炎先生曾任公司名譽董事長。經過幾代林李人同舟共濟、砥礪前行,現已擁有五百余名技術骨干、三十多家分公司,在祖國的大江南北遍地可見林李的“錦繡華章”。